2021年君山区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钱粮湖镇开班3天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到底怎样?培训课程是不是干货?11月25日,记者不动声色,深入培训班教室进行了暗访。
专家授课的时间定在上午8点进行。初冬的湘北,早晨有些寒意。不到8点,家住采桑湖畔、离培训地点十多里地的杨立军早早到了教室。在培训教室,记者看到这期原定为100名学员的理论学习培训班已经超编,看来参加培训的学员学习热情未减。君山区是湖南省重点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业一直是钱粮湖镇的传统产业,该镇生产的芥菜、甘蓝、茄子、辣椒远近闻名,特别是该镇马颈河村的辣椒已成为“一村一品”蔬菜品牌。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不乏蔬菜种植大户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他们对今天的培训课充满了期待。
授课的时间到了,主讲老师是来自岳阳市农业农村局的副研究员、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岳阳实验工作站的专家陈绍祥。“冬季甘蓝菜生产有哪些技术要点?大棚辣椒如何越冬挂果保鲜?设施蔬菜如何进行田间管理?……”陈绍祥副研究员抛出的一个个技术问题吊足了学员们的胃口,学员们全神贯注,培训教室里安安静静。记者看到,来自钱粮湖镇古月村的学员何灿听得十分认真,不时记录老师讲授的技术要点。
在课歇时间,学员杨立军认出了记者,他曾多次参加君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并接受过记者采访。他从事稻虾种养,自己联合周边的农民,创办了稻虾种养合作社。通过培训,他熟练地掌握了虾苗越冬技术,今年春季他仅出售虾苗就创收15多万元,他深有感触地说:“农业技术才是我们农民的钱袋子、粮袋子。”他的话道出了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学员的心声。
君山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民才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农业技术,培训是抓手;忙时务农,闲时培训,已成为蔬菜、水稻、小龙虾、林果种养大户的共识;通过培训,可以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国家的惠农政策,学习、掌握更多的农业技术。(通讯员朱开见 吴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