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向雅)鱼,是岳阳人餐桌上最不能少的美食,红烧的、清蒸的、相煎的,不论是什么鱼,只要是厨师能做出来的,那绝对就不缺粉丝。在君山有个名叫杨伙计民俗小院的餐饮店,光是看店名就知道,这是一个有岳阳特色的地方,在这个店里,就有让五湖四海的食客们,念念不忘的一道岳阳名菜——洞庭红烧木乃鱼!木乃鱼,学名鲥鱼,素有“长江四鲜”之美誉,文人墨客曾赋诗称鲥鱼为“南国绝色之佳”。但在岳阳人的方言里,它有一个更加接地气的叫法,叫“土憨巴”,名字虽然听着很俗,但经过厨师的一番料理,它的味道嘛,咱先卖个关子,请伙计带我们尝尝再说。
【现场】顾客品尝洞庭红烧木乃鱼
顾客 刘女士:在洞庭鱼虾村能吃到这么大的木乃鱼,确实很不错,味道很鲜,肉质又嫩。
看着顾客们将鱼肉蘸着浓郁的汤汁,吃到嘴里,那种享受美味的感觉,着实让人很想知道,这道菜究竟有何魔力,而最有发言权的就是这位——杨伙计民俗小院的创始人,也是洞庭红烧木乃鱼这道菜的第一代掌勺人杨虎。
杨伙计民俗小院 董事长 杨虎:其实它的学名叫笋壳鱼,我们当地叫木乃鱼,也叫土憨巴,其实我们这道鱼有很多种做法,煎溜煮炸烧,其实我们这道鱼更注重红烧,烧出来的味道才更符合我们湖鲜的味道。
木乃鱼的鲜美味道,是让食客们记住这道菜的原因,而在杨虎的心里,却有着一个让他执着于创新这道菜的理由。
杨伙计民俗小院 董事长 杨虎:我们生在长江边,长在洞庭湖畔,我们更懂江鲜湖鲜的制作和美食的传承,我们为了做这道红烧木乃鱼这道菜,经历过多次的尝试,多次的做法,认准一个产品 一个食材的习性,这个鱼的优势在哪里 习性在哪里,原材料的优点在哪里,我们总结了多方面的原因,做了接近几十次才能做出今天这个味道。
对于从小就生活在江边上的杨虎来说,他曾经也很担心木乃鱼会消失,现在的木乃鱼都是人工喂养的。但是如今,随着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行动的推进,长江流域和洞庭湖流域的水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木乃鱼重获新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来自洞庭湖区的水中珍品,也能够让五湖四海的食客,赏“南国绝色之佳”,享江河胡海之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