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培训圆满结束 15名摄影学员参加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1-10-27 17:59:52

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承办,吉林省文联、吉林市文联协办的第三期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造型艺术领域)培训班于10月13日至19日举办,其中13日为线上学习阶段,14日至19日在吉林省吉林市开展线下研修。

本期培训班是从第一期(2020年)、第二期(2021年)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网络培训班共390名学员中择优录取,55人,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包括汉族、壮族、回族、满族、藏族、侗族等6个民族,其中27人为中共党员。


学员所在艺术领域为:美术15人、民间文艺9人、摄影15人、书法18人


图片


培训围绕“乡村振兴与文艺创作”研修主题,安排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专业创作指导”“艺术实操性演练”三个课程模块,综合采用专题讲座、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实地采风、带队老师创作辅导等多样化的教学和研修方式。引导学员将乡土文化融入文艺创作,繁荣文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课程设置紧扣主题、教学活动丰富充实、带队辅导成效明显、培训组织有条不紊是此次活动的亮点和成效。


图片




10月15日,培训班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了开班仪式。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常务副院长傅亦轩,吉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耀辉, 吉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孙凤平,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马学庆,中共吉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永波,吉林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权红出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国内研修 处负责人石琳主持

图片


赵永波在开班致辞中介绍了吉林市文艺文联发展的情况。她说,近年来,吉林市不断推动文联改革和文艺的繁荣发展,扎实推进乡镇文联建设,延伸工作触角,凝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打造文艺+特色产业、文艺+特色旅游等新模式,让文艺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图片

本期培训班班长、摄影组组长、岳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敏代表全体学员发言表示,在培训中,学员们将始终把锤炼品格作为第一追求,把能力提升作为主要任务,把成长成才作为根本目标,团结友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培训期间,大家也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严格遵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学员守则》;牢固树立学员意识,确保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图片

傅亦轩在开班动员中首先代表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向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联、吉林市委宣传部、吉林市文联对本期培训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形势下,文联、作协要深化改革,工作向基层倾斜,服务向最广大文艺工作者拓展”等文艺文联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国文联深化改革的要求,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近年来加大了对市县文联文艺人才的培养力度,连续举办20期全国市县级文联负责人研修班和两期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网络培训班。


讲座点击

01


陈耀辉:乡村振兴与文联工作

图片

1015日上午,吉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耀辉为学员们作了题为《乡村振兴与文联工作》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积极探索乡镇文联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三个部分展开。


陈耀辉首先向学员们细致解读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脉络和深远意义,阐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以及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针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需求不相匹配,部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不高等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陈耀辉指出,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支撑,需要文联组织深度参与。


图片
图片

02


曹保明:文化的存在与发现——东北民俗的保护与传承
图片


10月16日上午,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曹保明作了题为《文化的存在与发现——东北民俗的保护与传承》专题讲座。


授课伊始,曹保明生动分享了其挖掘和保护东北行帮文化和查干淖尔渔猎文化的经历,深刻阐述了文化发现的重要性。通过现场展示东北乌拉草、扁壶、靰鞡鞋等实物,结合自身丰富的田野调研实例,让学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东北劳动人民的质朴和纯真,加深了大家对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他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寻找、走进文化发生地,促使自己产生文化念头,要善于透过器具、地名、村落等表象挖掘其深藏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在发现文化时还要注重久远的历史性、清晰的传承性、活态的存在性以及鲜明的特色性。


图片

曹保明(右一)进行现场实物展示



图片
图片

03

现场教学和实地采风创作

图片


为加深学员对东北历史文化的认识,提升实地采风创作实践的能力,10月16日至17日,全体学员赴吉林市博物馆、袁武美术馆和吉林市昌邑区

大荒地村开展现场教学及采风创作活动。


学员们在吉林市博物馆相继参观了吉林陨石雨陈列馆、吉林市非物质文

化遗产展览和松花湖浪木艺术馆等,直观感受吉林市极具特色的陨石文化以及深厚的东北地域文化。在袁武美术馆,大家驻足欣赏袁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各个阶段的百余幅美术作品,聆听袁武的艺术创作历程。大家表示,这些美术作品既反映时代精神,又饱含吉林地域文化特色,为接下来的采风创作活动开阔了思路。


在吉林市昌邑区大荒地村进行实地采风创作中,大家参观东福米业集团、中国北方农业博物馆,走访大荒地社区村委会,了解到大荒地村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并在村内开展写生创作采风活动。采风结束后,学员们对采风素材进行梳理、筛选和加工,创作和打磨出了一系列反映乡村

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文艺作品。


图片

《采购去》 凌耀南 摄


图片《出门见财 · 马到成功》 张占南 摄


图片

《老来福》 张正直


图片

《扫一扫》 陈俊  摄


图片

《绿色家园》  孙志君  摄


图片

秋天的风车》刘占革  摄》


图片
图片

04


线云强:聚焦时代发展 讲好身边故事

图片


1018日上午,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线云强作了题为《聚焦时代发展 讲好身边故事》的专题讲座。通过三个小时精彩感人的授课,线云强向学员们诠释了摄影人用相机记录和纪念、用影像见证和记录历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线云强首先为学员们展示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国大典等重要历史时刻的精彩影像图片。结合自身成长学习的经历,他回顾了自己摄影创作所经历的喜欢、挚爱、迷茫、修行、信念这五个阶段的体会,与学员们分享了部分摄影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以及自己对用相机记录人与自然、反思社会现实、表达思想的感悟。  线云强表示,摄影人的眼睛就是光圈,在摄影人的眼中,不仅要有色彩和线条,还要看作品的画面感。在艺术创作中,要注意题材、技术、创意和材质的要求,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作品。


授课结尾,线云强鼓励大家坚持用自己身边的故事,注意观察生活环境,把个人情感融入到摄影作品中,讲好聚焦反映新时代的好故事。线云强的授课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富有感染力,对学员们今后开展艺术创作具有启发意义。



图片
图片

05


权红:推动文艺创新 更好服务振兴发展

图片


10月18日下午,吉林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权红作了题为《推动文艺创新 更好服务振兴发展——吉林市创新开展基层文艺工

作》的经验交流


会上,权红主席首先对第三期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造型艺术领域)培训班的学员们表示欢迎。随后,她结合近年来吉林市文联发展的创新做法和特色经验,从创新组织设置,完善文联工作架构;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文联协会建设;创新载体活动,打造文联文艺品牌三个方面做了详细案例分析和交流分享。


图片


摄影组掠影

图片

摄影组在领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作品集体推选


图片


图片

班长、组长李敏代表摄影组向全班同学作成果汇报,同时代表培训班将研修期间、摄影组在吉林市昌邑区大荒地村创作拍摄的集体作品《大荒地的喜悦》,赠送给大荒地村。


图片

摄影组秘书长、吉林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孙志君代表摄影组做学习心得发言


图片

李敏、孙志军获优秀班干部奖


图片

摄影组全组学员和带队老师吕廷川(中右)、魏来(中左)留影



责任编辑:周薇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