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谢木子 廖湘明 实习李慧敏)随着岳阳市中晚稻进入收获期,测产工作有序推进。今年早稻已实现总产、单产双创新高,中晚稻种植面积同比增加,预计产量较往年提升3%-5%,全市粮食生产丰收在望。
在岳阳县公田镇塘田村的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晚稻核心示范区,来自省、市等单位有关专家对示范品种“珑香优4876”进行实地测产验收。该品种晚稻从6月17号播种,7月10号完成移栽,9月12号整齐抽穗,整体长势均衡,成熟落色良好,结实率突出。随着启动的轰鸣声响起,三台收割机缓缓驶入选定的田块,金色的稻穗被卷入机身。收割完成后,工作人员立即对稻谷进行称重,同时抽样测量稻谷含水率,再根据国家标准含水率折算成标准亩产,经测算,三块田算术平均亩产达615.6公斤。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 种植业管理科科长 周华玲:测产就是反映我们平时的工作水平,就是整个技术的推广,从目前测产情况来看,全市中晚稻产量预计比往年高 3%~5%,所以说整个中晚稻全市也是大面积丰收。
今年,全市早稻播种面积236.2万亩,产量94.9万吨、增长2.2%,单产402公斤/亩、增长2.5%,产量单产创历史新高。根据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我市今年种植中稻161.17万亩、晚稻248.57万亩,分别较去年增加2.44%、0.81%,目前正在收获中。岳阳县是此次测产行动的第二站,后续还将在更多区域开展测产工作,全面掌握全市中晚稻产量情况。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 种植业管理科科长 周华玲:整个天气状况还是比较适合这个稻谷的生长和产量的提升,第二是我们在全市大面积推进单产提升工作,包括“一喷多防”技术、科学水肥管理技术、生物酵素应用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同时同步提升田间管理水平。
测产结束后,相关县市区、粮食部门将积极与各方衔接,加快推进粮食销售工作,确保“增产”转化为“增收”,让农民在丰收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进一步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为未来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