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连日来,受上游来水和持续降雨的共同影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水位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洞庭湖水域通江水体面积已扩大至1000平方公里以上,为江豚、鱼群等水生生物带来了更为广阔的栖息空间,江河湖面上演着鱼跃豚欢的美丽自然生态场景。
在位于长江干流七弓岭江段新建成的江豚救助科普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水生哺乳类声影像智慧监测平台实时监测水域内水生生物活动情况,通过水下声呐系统识别出多头江豚的声音信号,无人机随后根据定位信息迅速监测到了十余头江豚组团觅食的场景。它们排成一字或三两并排逐一露头换气,还有一组家庭成员里,成年江豚用背帮助小江豚从水下顶托出水面换气,而在不远处的浅水岸滩里,成群的鲢鱼靠着岸边逆水而上躲避捕食者。
岳阳市洞庭湖江豚保护中心农艺师 史杰:通过今年这么一段时间的观测,我们发现江豚聚集得越来越多了,在很多水域我们可以看到七八头甚至上10头的江豚进行一个聚集。目前也是江豚的一个繁育季节,江豚会成群地聚集进行繁殖、育幼等行为。这也是我们能看到这么多江豚的一个原因吧。
今年,岳阳市在推进实施江豚科研救助过程中,着力构建“天上看、水中测、岸上管”的“三位一体”监测平台,水下部署太阳能驱动的江豚实时声学分析预警系统,空中配备智能巡航无人机,岸上搭建数字化指挥中心,形成“声学系统定位监测→无人机巡航查证→数据实时回传→智能预警响应”的闭环监测流程,实现对江豚活动区域的24小时精准守护,为十年禁渔注入科技动能与生态内涵。
岳阳市洞庭湖江豚保护中心农艺师 史杰:每当声呐监测到声音信号的时候,这边岸基无人机就会起飞去拍摄江豚,然后再自动返回,通过日复一日的这样的监测,给我们的江豚巡护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对我们日后的经验积累数据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今年,岳阳市已累计救助江豚两头,一头已于一月康复放归,另外一头江豚正在基地内救治,恢复状态良好,计划待痊愈后就地放生,目前,湖南省内“一江一湖四水”流域均发现了江豚栖息的身影。根据2022年全流域江豚调查数据,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较2017年增长了23.42%。其中洞庭湖区域江豚数量已自然繁殖至162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