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殷殷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七载春秋,岳阳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遵循,将“两山”理念融入血脉,在长江之畔书写了从“化工围江”到“绿色护江”的生态传奇,更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笔,勾勒出产业转型的壮丽画卷。值此七周年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交汇之际,红网岳阳站推出专题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现岳阳七年来生态、产业之变,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岳阳经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良骏 岳阳报道 岳阳市华容县坐拥32.7公里长江岸线,是长江入湘第一县。沿着长江大堤华容段缓缓而行,微风吹过,只见江面泛起阵阵涟漪、波光闪闪。 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下,华容县小集成洪泛区8头麋鹿在湿地上肆意奔跑,动作敏捷,身姿矫健。相隔不远的长江故道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中,数只江豚逐浪嬉戏,溅起层层浪花。这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是华容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的生动注脚。 七年来,华容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深度融入岳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效,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擦亮生态名片,在建设美丽华容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稳步走上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道。 麋鹿聚集 保护区成“天然基因库” 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容县东北角的集成垸上,是长江下游荆江段的一个江心岛,保护区总面积约5093公顷。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动植物分布带谱明显,现有陆生脊椎动物93种、鱼类51种、昆虫采集标本10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种,湿地植物246种。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浩瀚的水面和广袤的湿地、滩涂,以及丰富的水草和水生动物,为各种鸟儿提供了一个天然乐园。 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里麋鹿聚集。周颖 摄 通过近年来的保护,区域内实现了从“三无”到“三有”的蜕变(三无:指人员退出、牲畜退养、捕捞清零;三有:指空中有飞鸟、地上有麋鹿、水中有江豚),尤其是通过系列专项整治后,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逐步提升,现已成为湘鄂边周末游、生态游、长江文化爱好者和网红打卡地。 小集成洪泛区管护人员谢建勋介绍道:“从2019年引入的2头麋鹿,截至目前救助站里已经有8头了。另外还有两群已经野化的,一群在九支渠附近,大概有30头左右;一群在十四支渠附近,大概有40多头。都已经形成了稳定群落,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 江豚畅游 生态修复成果显著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物种,濒临灭绝,被喻为“水中大熊猫”。江豚的数量直观反映出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是评价长江生态系统质量好坏和长江大保护及禁渔成效的风向标。作为长江中下游江豚核心栖息地,华容县江豚保护中心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重点整治渔业捕捞、非法矮围、农业污水排放等问题,通过“执法船+无人机+智慧渔政”的立体监管网络以及常态化巡护执法杜绝了保护区内非法捕捞活动,累计恢复江豚栖息水域2547公顷,鱼类资源成倍增长。 湖南华容集成长江故道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里江豚畅游。周颖 摄 湖南华容集成长江故道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金躁向记者介绍:“我们在保护区12.5公里核心区域范围内,每天两次常规巡查,监测江豚动态,制止违法捕捞、垂钓等现象。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江豚从原来的26头发展到了35头以上,种群恢复稳步推进。” 华容县小集成洪泛区不断推进环境整治,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拆除各类建筑417处,清除建筑垃圾751000平方米;拆除网围16000多米;销毁船只264艘,地笼、迷魂阵等捕捞网具10万多个,生态修复成果显著。经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岳阳生态环境检测中心检测,小集成洪泛区附近长江水域的水质常年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 候鸟齐飞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近年来,华容县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改善栖息地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候鸟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实施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等多种方式保护候鸟,越冬候鸟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构成了碧水蓝天、候鸟翔集的美丽画卷。 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里候鸟齐飞。湖南日报图 2025年1月,湖南省林科院、华容县林业局和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共同开展了湖南省越冬水鸟同步监测。 本次监测分别在杨家沟、钟家沟、柳港口、泥尾洲4个点进行,发现了黑鹳、小天鹅、豆雁、灰雁、灰鹤、反嘴鹬、凤头麦鸡、西伯利亚银鸥、白琵鹭、苍鹭、大白鹭等水鸟,共计6目10科15种6811只。更令人欣喜的是发现“鸟中大熊猫”黑鹳群70只。这已经是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连续第四年迎来黑鹳群,充分表明华容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多措并举 水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近年来,华容县以东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作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全域水环境质量,谱写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华容新篇章,交出了一份高分生态答卷。 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周颖 摄 华容县强化科学规划,将东湖水环境治理作为全县大事强力推进。聘请专家编制《华容东湖水质提升和水生态修复方案》和《华容东湖水生生物群落调控与生态修复规划》,并相应制订年度任务清单,确保整治工作压茬推进。 华容县创新生态养殖,加大洁水性鱼类投放力度,开展水生植物种植。共计建设生态浮岛1万平方米,增殖投放螺蛳508吨,底播三角帆蚌1000万只,开展蓝藻水华应急示范治理。目前东湖各种水生植物长势良好,水中外源性营养明显减少。 华容县加大控源截污力度,积极指导大湖周边乡镇落实农药化肥减量措施。鼓励精养鱼池调整为种养结合模式,建设“三池二坝”养殖尾水处理设施3处,开展畜禽退养巡查整治,严禁东湖周边退养户复养反弹和新建养殖场,对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畜禽养殖场和专业户处理设施进行常态监管,建设4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东湖周边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 华容县坚持依法治理,为更好地掌握东湖水环境整治的主动权,彻底治理东湖水质,依法终止与大湖股份公司的合资合同,收回东湖养殖水面使用权。积极推进东湖生态损害赔偿,东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获评全省十佳典型案例。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华容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筑牢生态文明根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用新的生命活力,谱写富美华容现代化强县建设的新篇章。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